本周日(2025年10月26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社区环保活动在金堂县维罗纳小区温情上演。由“追梦前行”青少年实训平台组织的“周末小匠人”花园改造计划第一期活动顺利举行,来自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成都文理学院的12名大学生志愿者与近10个社区亲子家庭携手,共同用创意与双手,将废旧物品变为装点家园的美丽景观,标志着社区常态化环保实践与志愿者社团化建设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志愿服务进社区,废旧物品获“新生”
活动当日清晨,志愿者们准时集结。在维罗纳小区活动室内,“追梦前行”实训导师陈伟为志愿者们进行了岗前动员,通过清晰的板书讲解了活动的核心目标、志愿者的角色定位与小组分工。他强调,志愿者不仅是活动的组织者,更是环保理念的传播者和青少年创意的激发者。
上午九点半,三支志愿者小队分赴小区正门、侧门及篮球场主会场,通过设立宣传点、散发传单等方式,向过往业主广泛宣传绿地改造计划,并募集改造物料。热情的呼吁得到了业主们的积极回应,一上午的时间,募集点便收到了大量居民捐赠的空塑料瓶、啤酒瓶、木板、布料、奶粉罐等废旧物品。
下午的活动现场迎来了高潮。在志愿者的引导和协助下,参与的亲子家庭与幼儿园、小学的孩子们一同奇思妙想,将募集来的“废品”赋予了艺术生命。口服液瓶与丝线组合,变成了叮咚作响的环保风铃;废弃的奶粉罐经过拼装和涂鸦,化身成威武的“东风导弹”模型;还有用木板和碎布制作的创意画……陈伟导师不仅自费采购了颜料、画笔等工具供大家无偿使用,还不断为各个家庭的改造方案提供专业建议,确保创意与实践完美结合。
常态化与社团化:探索社区治理与青年成长新模式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得益于维罗纳小区物业公司的大力支持。双方已达成共识,将每周日定为“垃圾再利用花园改造日”,推动活动常态化开展。这一模式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持续性的劳动实践与美育平台,更将环保意识与家园情怀深植于每位居民心中。
更为重要的是,此次活动是“追梦前行”实施志愿者社团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当日所有参与的志愿者自动成为“追梦前行·环保社”的创始成员。未来,社团将以环保为主题,开展形式更多元、内容更深入的常态化活动。据悉,以此次环保社的成立为开端,“追梦前行”平台还将逐步筹建如书法社、乒乓球社、阅读社等以个人兴趣爱好为核心的多彩社团,旨在通过社团化运营,极大丰富青少年的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内涵,并为此模式未来吸引成人及中老年群体共同参与,构建终身学习与社区共融的和谐生态奠定基础。
此次“周末小匠人”活动,超越了单次环保活动的范畴,它是一次社区共治的生动实践,一场青年成长的淬炼之旅,也是一个庞大社团网络的起点,为探索社区营造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新路径提供了宝贵的“追梦”样本。